需要高效的催化劑來加速轉化并抑制多硫化物(LiPS)的穿梭,以促進鋰硫(Li−S)電池的進一步發展。金屬間硼化鈮(NbB
2)由于優異的催化活性而具有無限的潛力。盡管如此,缺乏對催化的理性理解給催化劑的設計帶來了挑戰。本文合理設計了NbB
2/還原氧化石墨烯改性PP隔膜(NbB
2/rGO/PP)。至關重要的是,基于實驗和多視角測量表征、從頭分子動力學(AIMD)和密度泛函理論(DFT),深入了解 NbB
2 對 LiPS 的催化機制。研究發現,與 NbB2 中的 LiPS 相互作用的實際催化劑是具有氧化層 (O
2−NbB
2) 的鈍化表面,該氧化層是通過 B−O−Li 和 Nb−O−Li 鍵發生的,而不是干凈的 NbB
2 表面。并且Li
2S的分解勢壘大幅降低,在Nb−O和B−O表面上分別從3.390下降到0.93和0.85 eV,并且Li+擴散率快。因此,以NbB
2/rGO/PP作為功能隔膜的電池在100次循環后在1C下實現了873 mAh g
−1的高放電容量。此外,即使在 7.06 mg cm
−2 的高硫負載量下,NbB
2/rGO/PP 的優點也能有效保持,而不會顯著減少,并且電解質/硫比為 8 μL mg−1 s 的低水平。這項研究增強了我們對Li−S系統催化機制的理解,并為開發抗中毒的電催化劑提供了一種有前途的方法。
Fig 1. NbB
2/rGO 的 XRD 譜 (a) 和 SEM 圖像 (b, c)、具有相應元素映射的 TEM 圖像 (d−f)、NbB
2/rGO/PP 平面和橫截面的 SEM 圖像 (g−i) 以及照片NbB
2/rGO/PP 彎曲前后的狀態 (j−l)。
Fig 2. PP和NbB
2/rGO的(a)循環性能,(b)充放電曲線,(c)C1和C2階段相應的放電容量,(b),(d)倍率容量,(e,f)放電曲線在不同倍率下,(g)高負載情況下正極的循環性能,(h)與之前的報告比較,以及(i)低電解質使用情況下的循環性能。插圖為PP和NbB
2/rGO不同階段容量貢獻率圖。
Fig 3. (a) 計算出的 Li
2Sn 在 NbB
2(B 端和 Nb 端)清潔表面上的結合能,吸附在 (b) Nb 和 (c) B 表面系統上的 S
8 的相應結構與時間的關系。 Nb、B 和 S 原子分別用藍色、粉色和黃色球表示。
Fig 4. O
2 在 NbB
2 催化劑的 (a) Nb 表面和 (b) B 表面上的分解過程。 Nb、B 和 O 原子分別用青色、粉紅色和紅色球表示。 S
8 吸附在 (c) Nb−O 和 (d) B− O 表面體系上的相應結構隨時間的變化,其中 Nb、B 和 S 分別用藍色、粉色和黃色球表示。
Fig 5. (a) NbB
2 的 AC-TEM 圖像和相應的映射。 B、Nb 和 O 原子分別用藍色、橙色和黃色表示。 (b) NbB
2 的 B 1s 和 Nb 3d XPS 譜。 (c−e) NbB
2 的拉曼光譜以及 B−O 和 Nb−O 鍵的微拉曼圖譜。(f−h)在不同充電/放電狀態下獲得的NbB
2的Li 1s、B 1s和Nb 3d XPS。
Fig 6. (a) 多硫化鋰 (Li
2Sn) 在 O
2−NbB
2 上的吸附構型,(b) 計算出的 Li
2Sn 在 NbB
2 上的結合能(B−O 端接和 Nb−O 端接),(c−f) 后 NbB
2/rGO 的 XPS 譜吸附 LiPS,(g)照片顯示裝有 LiPS 溶液的密封小瓶和吸附后相應的紫外/可見光譜,以及(h−j)雙 L 滲透裝置分別在 PP、rGO/PP 和 NbB
2/rGO/PP 隔膜上的滲透實驗。
Fig 7.(a)Li
2S在NbB
2和rGO上的分解路徑和能壘,(b)掃描速率為1 mV s
-1時NbB
2/rGO對稱陰極的典型CV曲線,(c,d)不同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 (e) 0.1 mV/s時的峰值電流和電壓,(f, g)掃描速率v
0.5與峰值電流I
peak的平方根與Li
+離子擴散系數(D
Li+)值的對應關系,(h−j) NbB
2/rGO/PP 和 PP 的原始和擬合的 EIS 譜和活化能 (Ea),以及 (k, l) LiPSs 在 Li−S 電池中 PP 和 NbB
2/rGO 隔膜上的固定和轉化示意圖。
Fig 8. 采用 NbB
2/rGO/PP 的 Li−S 電池等高線圖中的原位 XRD 表征,并附有充放電曲線。
Fig 9. 循環后隔膜和鋰箔的形貌以及用 PP (a−c) 和 NbB
2/rGO/PP (d−f) 組裝的 Li−S 電池的相應元素表征。
相關研究工作由江蘇師范大學Zhouyang Long,Xiao Yan課題組于2024年在線發表在《ACS NANO》期刊上,Niobium Boride/Graphene Directing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Derived from Favorable Surface Passivation,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3c12076
轉自《石墨烯研究》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