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濃度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轉化被認為是同時緩解環境和能源問題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然而,由于CO
2分子的化學惰性和形成的脆弱的金屬-C/O鍵,弱的CO
2吸附和艱難的CO
2活化過程嚴重影響了CO的生產。在此,我們設計并制造了有序大孔氮摻雜碳骨架(Vo-HCo
3O
4/OMNC)上含有氧空位的Co
3O
4中空納米粒子,用于低濃度CO
2的光還原。原位光譜和從頭算分子動力學模擬表明,構建的氧空位能夠打破Co-O-Co位點的局部結構對稱性。不對稱活性位點的形成將CO
2構型從單位點線性模型轉變為具有高度穩定構型的多位點彎曲模型,增強了CO
2分子的結合和結構極化。因此,Vo- HCo
3O
4/OMNC 在實驗室光源甚至自然光下對低濃度 CO
2 (10% CO
2/Ar) 的光催化轉化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活性,合成氣產量為 337.8 或 95.2 mmol g
-1 h
-1 ,表觀量子產率高達 4.2%。
Fig 1. a) Vo- HCo
3O
4/OMNC 的制造策略示意圖。 c) SEM 和 d) Co/OMNC 的 HRTEM 圖像。 b,e,f) SEM,g) HRTEM,h) HAADF-STEM,i) AC HAADF-STEM 和 j) Vo- HCo
3O
4/OMNC 的 EDS 元素映射圖像。
Fig 2. a)不同氧化時間合成的Vo-HCo
3O
4/OMNC上鈷基納米顆粒的TEM圖像。 Vo-HCo
3O
4/OMNC 和 HCo
3O
4/OMNC 的 b)Co 2p XPS、c)ESR 和 d)O 1s XPS 譜。 e) Co K 邊 XANES 光譜。 f) 小波變換的 k3 加權 EXAFS 譜。g) Vo-HCo
3O
4/OMNC 和 Co
3O
4 的 FT k3 加權 EXAFS 曲線。
Fig 3. a) Vo-HCo
3O
4/OMNC 光催化生成 H
2、CO 和合成氣作為反應時間的函數。條件:8 mL 乙腈/H
2O (v:v)=3:1,催化劑 (0.1 mg),Ru (25 mg),TEOA (2 mL),藍色 LED 光源 (450 nm)。 b) 不同反應條件下光催化CO
2還原。條目 7:10% CO
2/Ar 中的 1% NOx 和 1% SOx。 c)不同氧化時間下獲得的Vo-HCo
3O
4/OMNC樣品的CO
2光還原性能。 d) Vo-HCo
3O
4/OMNC在不同CO
2濃度下的光催化性能。 e) 使用
13CO
2 作為氣源生成的
13CO 的質譜和總離子色譜(插入)。 f) Vo-HCo
3O
4/OMNC 穩定性測試。 g) CdS@Vo-HCo
3O
4/OMNC 上可見光驅動的 CO
2 還原與醇/胺氧化相結合的活性。 h) Vo-HCo
3O
4/OMNC在流動反應器中的CO
2還原試驗。
Fig 4. a) Vo- HCo
3O
4/OMNC 上光催化還原 CO
2 的原位 FTIR 光譜。 b) Vo- Co
3O
4 和 Co
3O
4 吸附和活化的自由能圖。白色、紅色、銀色和藍色球分別代表H、O、C和Co原子。 c) Vo-Co
3O
4上CO
2吸附過程的自由能等值線圖。 d) Vo- Co
3O
4 表面上 CO
2 的可變吸附構型(AIMD 模擬約 2 ps 的快照圖像)。 e) Vo- HCo
3O
4/OMNC 和 HCo
3O
4/OMNC 上 CO
2 吸附的原位 FTIR 光譜。 f, g) Vo- Co
3O
4 和 Co
3O
4 吸附過程中 C- O 鍵的不同長度 (L) 和 CO
2 的角度 (θ)。 h) Vo- HCo
3O
4/OMNC 和 HCo
3O
4/OMNC 的 CO
2-TPD 曲線。 i) Vo- HCo
3O
4/OMNC 的 Co 2p 在 CO
2 和可見光處理之前和之后的準原位 XPS 光譜。
Fig 5. a) Vo- Co
3O
4 和 Co
3O
4 的 ELF 計算。 b) 沿 Z 方向平面內
Δ1 的積分。 c) Vo-Co
3O
4 和 Co
3O
4 d 軌道的態密度(DOS)。 d) Vo-HCo
3O
4/OMNC 和 HCo
3O
4/OMNC 的 UPS 譜。 e) Vo-Co
3O
4 和 Co
3O
4 上吸收的 CO
2 的 dxz 的 PDOS。 f) Vo- Co
3O
4 和 Co
3O
4 模型上吸附 CO
2 的電荷差圖,等值面值:0.01 eBohr
- 3 。 g) 說明自旋 DOS 的 d
xz/d
yz-2π* 軌道如何影響 CO
2 的吸附強度。 h)添加Vo-HCo
3O
4/OMNC前后Ru溶液的時間分辨光致發光(TRPL)衰減光譜。
相關研究工作由華南理工大學Fengliang Wang和Yingwei Li課題組于2023年在線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期刊上,原文:Modulating the Reaction Configuration by Breaking the Structural Symmetry of Active Sites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Low‐concentration CO
2。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0733
轉自《石墨烯研究》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