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副產物中豐富且有毒的H
2的電催化分解是一種有前途的能源轉化技術,可用于生產H
2并同時去除這種環境污染物。但是,由于缺乏低成本、有效和堅固的電催化劑,阻礙了這種技術的發展。本文報道了一種引人注目的石墨烯包裹的金屬催化劑,即氮摻雜的石墨烯包裹了一種非貴重的CoNi納米合金作為陽極,用于從H
2S中高效電催化生產H
2。這種優化的催化劑可以以0.25 V的起始電勢驅動陽極反應,該起始電勢比水氧化反應所需的起始電勢低1.24 V,并且輸送的電流密度幾乎是Pt/C的兩倍。同時,它表現出約98%的H
2法拉第效率,并保持了500小時以上的長期耐久性,而沒有任何衰減。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CoNi和氮摻雜協同促進了石墨烯表面上多硫化物的形成。此外,演示顯示了1200小時的穩定性,可通過這種石墨烯包裹的金屬催化劑從工業合成氣中除去H
2S雜質以產生氫氣,證明了其在可持續能源應用中產生氫氣的巨大潛力。
Figure 1.(a和b)CoNi(OH)
x–SiO
2和CoNi@NGs-SiO
2的TEM圖像。(c–e)CoNi@NGs的HRTEM圖像。插圖:CoNi@NGs的模型結構。(e)圖(d)的放大圖。(f)EDX圖。(g和i)與Co箔、商業Co
2O
3和商業Co
3O
4相比,CoNi@NGs的歸一化Co K-edge XANES和相應的k
2加權EXAFS光譜。(h和j)與Ni箔和市售NiO相比,CoNi@NGs的歸一化Ni K-edge XANES和相應的k
2加權EXAFS光譜。
Figure 2. (a)極化曲線。(b)帶有1.2 V商業電池的設備直接驅動H
2S的分解的照片。(c)SOR極化曲線。(d)在SOR的電勢為0.3 V、0.4 V和0.5 V時的電流密度。(e)催化劑的奈奎斯特圖。(f和g)耐久性測試。(f)中的垂直虛線表示在500小時計時電流法測試中更換電解質的時間跨度(每36小時)。(f)中的陰影表示CoNi@NGs的電流密度在30 mA/cm
2附近保持500小時。(g)中的極化曲線記錄了(f)中500 h耐久試驗前后CoNi@NGs的SOR活性。
Figure 3. H
2S分解的電催化過程和產物。(a)在100 mA/cm
2的恒電流測試中,法拉第效率和產氫放出速率。(b)插圖中電解質的250倍稀釋電解質樣品的UV-Vis光譜,反應在100 mA/cm
2的恒電流測試中進行。(b)插圖顯示了50倍稀釋的電解質樣品的UV-Vis光譜,其顏色對應于插圖中的反應時間。(c)陽極電解液的原位電化學UV-Vis試驗在兩個小時內在100 mA/cm
2的恒電流試驗中進行。(d)產品S的XRD表征。插圖是收集的S粉產品。
Figure 4.(a)各種催化劑的SOR吉布斯自由能(DG)曲線。(b)實驗得到的SOR極化曲線。(c)吸附在CoNi@NG上S的電荷密度差(Δρ)值。(d)當S吸附在原始石墨烯、CoNi@Gs和CoNi@NGs表面時,S(3p)和鍵合的C(2p)的投影態密度(DOS)的比較。虛線表示占用頻段的中心。(e)在N-石墨烯表面和CoNi@NGs表面上的水溶液中形成多硫化物(S
x*)的自由能曲線。
Figure 5.(a)在不同反應氣體中,CoNi@NGs氧化活性的LSV曲線。(b)耐久性測量。
相關研究成果于2020年由廈門大學Dehui Deng課題組,發表在Energy Environ. Sci.(DOI: 10.1039/c9ee03231b)上。原文:Highly efficient H
2 production from H
2S via a robust graphene-encapsulated metal catalyst。
摘自《石墨烯雜志》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