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納米線(CuNWs)是一種高導電性、低成本的納米結構,常用于構建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合理設計和可控制造是實現高性能CuNW傳感器的關鍵步驟,同時必須抑制CuNWs的氧化傾向。導電柔性CuNW@石墨烯(CuNW@G)核殼氣凝膠通過簡單的組裝和熱退火制備得到,其微觀結構可調。通過改變初始CuNW分散濃度,可相應調節氣凝膠的體積密度,表面潤濕性,楊氏模量和電導率。其中,該核-殼氣凝膠在較高的CuNW濃度下可由疏水性轉變為超疏水性,同時水的粘附性降低。在研究的CuNW分散濃度范圍內,所制備的石墨烯殼的化學成分和結構幾乎相同,氣凝膠的抗氧化穩定性亦是如此。基于核-殼氣凝膠的壓阻特性,研究了偏置電壓為0.1 V的柔性壓力傳感器,該傳感器能檢測到低至640 Pa的壓縮應力,響應時間短于16 ms。此外,聚二甲基硅氧烷包裹的CuNW@G氣凝膠反應增強,可逆性更高。本文提出了一種研制性能穩定、成本低廉的氣凝膠型壓阻式壓力傳感器的通用策略。
Figure 1. 制備可調CuNW@G核殼氣凝膠。a)氣凝膠制備工藝示意圖,包括凍干、熱退火和濃度調節三部分。b)四種氣凝膠的密度、電導率和楊氏模量。c)氣凝膠在10%、20%、30%、40%和50%應變下的最大應力。d)四種氣凝膠中石墨烯外層的平均厚度。
Figure 2. 可調氣凝膠的表面潤濕性。a)CuNW@G氣凝膠漂浮在水與空氣界面上方的照片。b) 50µL水滴停留在氣凝膠表面。c)“c”、“2c”、“4c”、“8c”氣凝膠的靜態接觸角。d)“8c”氣凝膠的接觸與分離過程。e)傾斜角度為25℃的“4c”氣凝膠的動態滾脫試驗。
Figure 3. 可調 CuNW@G 核殼氣凝膠的結構表征。“c”、“2c”、“4c”、“8c”氣凝膠的a)XRD圖、b)拉曼光譜、c)高分辨率XPS光譜(c1s峰)。d)當在空氣中儲存30天時監測這四種氣凝膠的電導率,插圖是在空氣中儲存30天后“8c”氣凝膠的SEM圖。
Figure 4. 可調CuNW@G核殼氣凝膠的壓力傳感性能。a)氣凝膠壓力傳感機理示意圖。b)在10%、20%、30%應變下壓縮的“4c”氣凝膠的動態響應。c)“4c”氣凝膠在20%應變下壓縮時,隨外加應力的時間分辨響應。d)四種氣凝膠的壓力響應曲線,插圖是(d)從0到750 Pa的放大圖。
Figure 5. CuNW@G-PDMS復合氣凝膠的壓力傳感性能。a)支持和不支持PDMS的氣凝膠楊氏模量的比較。b)在10%應變下壓縮的“c”復合氣凝膠的動力響應。c)這些復合氣凝膠在10%和20%壓縮應變下的最大ΔI/ I
0對比度。d)含PDMS和不含PDMS的“4c”氣凝膠在10%和20%壓縮應變下的動態響應。e)復合氣凝膠壓力傳感機理示意圖。f)“8c”復合氣凝膠的壓力響應曲線。g) 10%壓縮應變下,“8c”復合氣凝膠在1000次加載和卸載循環中可逆電流變化。插圖顯示電流變化在342-348周期。h)“8c”復合氣凝膠第1、1000次循環的應力-應變曲線。
相關研究成果于2019年由北京大學Anyuan Cao課題組,發表在Adv. Mater. Technol.(DOI: 10.1002/admt.201900470)上。原文:Hydrophobic, Structure-Tunable Cu Nanowire@Graphene Core-Shell Aerogels for Piezoresistive Pressure Sensing